2025年01月 牧人語

屬靈跨步新里程     陳智明傳道

踏人新一年2025,我們迎來了新的開始和新的機會。但不知道弟兄姊妹對邁進新一年,對自己的屬靈生活有沒有期望,想有新的渴望、更新、更有突破。在這個新的開始和新的機會,是否願意為自己屬靈生命作出屬靈突破?

都市人現在已慣常手機不離手,手機帶來無限方便。大家都知道手機在特定時限需要更新。更新目的是讓手機在更新後,運作繼續暢順或者運作得更好。很多人會在手機外表上有很多花費,包括買最新款外殼,用最新款保護貼,還有很多飾物等等。但是若手機本身系統沒有更新,即使你使用全新又名貴的外殼,也無法執行最新的應用程式。即是說,沒有更新就無法享用升級後的好處或便利。

2024年12月 牧人語

《平安夜》背後的故事     郭秀芬傳道

  每到聖誕節期,許多人都會唱著關於聖誕的詩歌,這些聖誕名曲從幾百年前流傳至今。傳統的聖誕詩歌大約源於第4世紀,在16世紀流傳於歐洲的聖誕詩歌不為當時的教會接受,直到17世紀,音樂家韓德爾推出的《彌賽亞》神曲,慢慢改變教會對基督宗教音樂的傳統觀點。到了18世紀,更多的聖誕佳音聖詩被譜寫出來,包括大家熟悉的《天使初報聖誕佳音》(世紀頌讚104)、《平安夜》(世紀頌讚133)、《馬槽聖嬰》(世紀頌讚137)、《普世歡騰》(世紀頌讚139)、《聽啊!天使高聲唱》(世紀頌讚147)等。

  這些詩歌與教會在平安夜報佳音的傳統配搭,一直傳唱至今。報佳音就是在耶穌誕生的晚上,在曠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聽見天上傳來的聲音,告訴他們救世主——耶穌降生的消息。後來,人們就仿效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挨家挨戶傳講耶穌降生的消息。

2024年11月 牧人語

【再思『家庭探訪』】     陳智明傳道

  最近在網上看了一篇關於家庭探訪的文章,內容如下:

  「現代的牧師似乎不太注重家庭探訪,很多信徒都有共同的感覺,他們的牧師、傳道已經沒有做家庭探訪,甚至有信徒說:『來教會參與主日崇拜已三年,但牧師一次都沒來過我們家。』

  『什麼時代了,還在做家庭探訪?』

  同樣的問題,很多的牧者會說:『這是什麼時代了,還在做家庭探訪?』牧者的想法可能是:

1.  信徒要自動自覺要發熱心來親近神,怎麼永遠長不大,只想做嬰孩喝奶,而不願吃乾糧;自己不長大成熟,還等著牧師去探訪。

2024年10月 牧人語

【禱告佈道】       鄭國光傳道

  禱告佈道的意思是「先向神訴說鄰居的事情,才與鄰居分享神的事情。」

  根據路加福音10:5-9節:「無論進哪一家,先要說:『願這一家平安!』……你們要住在那家,吃喝他們所供給的,因為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不要從這家搬到那家。無論進哪一城,人若接待你們,給你們擺上什麼,你們就吃什麼。要醫治那城裡的病人,對他們說:『神的國臨近你們了』」

我們可以看到主耶穌傳福音的四個步驟:

1. 主動祝福他們

2024年9月 牧人語

【死亡——這麼遠,那麼近】      郭秀芬傳道

  生與死是人世間正常不過的事情,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世界人口時鐘」顯示:全世界,每秒新生4.1人,死亡1.8人;即是每天的平均死亡人數是17萬人,每天大約出生35萬人。就是在我們的身邊,每天都會有不少人出生,亦有不少人死亡。

  作為基督徒,我相信大家都認定:

1)  生命是神所賜的,每個人都是按神的形象創造的(創世記1:27)。

2) 死亡並不是終結,而是一種過渡。正如耶穌曾在約翰福音中提到:「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翰福音11:25)

2024年8月 牧人語

【屬靈友伴】     陳智明傳道

在信仰路上,有誰與你結伴同行?在信仰路上你會感覺孤單寂寞嗎?有誰令你放心可以與你彼此在信仰路上坦誠相對,彼此分享,互相勉勵?俗語有云:「得一知己,死而無憾。」這句話反映出朋友對我們生命是何等的重要。同樣地,屬靈友伴對於我們屬靈生命也同樣重要。

何謂屬靈友伴?屬靈友伴是指在信仰上彼此支持和鼓勵的人。他們一同追求屬靈成長,互相提醒和勉勵對方遵行神的旨意。他們通常定期聚會禱告,研讀聖經,並且分享生活和情感,也會互相分擔喜樂與痛苦。

怎樣建立屬靈友伴?建立屬靈友伴需要時間和努力。彼此間會分享屬靈追求,找出共同的興趣和關注領域,為建立目標奠定基礎。我們要付上禱告、擺上時間,關係就得以建立。屬靈友伴這份情誼是非常寶貴的。我們應該珍惜並用心呵護這段屬靈關係,彼此扶持,共同成長。

2024年7月 牧人語

禱告:心靈的港灣與力量的泉源】  鄭國光傳道

引言

在喧囂的世界中,禱告彷彿一座寧靜的港灣,一個讓我們與神心靈相交的美好時光。無論你的生活有多忙碌,無論你面對的挑戰有多艱難,以禱告來親近神,總是你內心得着平靜與力量的泉源。讓我們一起探索禱告的重要性和實踐性。

一、禱告的意義

禱告不僅是一種宗教儀式,更是一種心靈的對話,是神人關係最直接的建立方式。通過禱告,我們可以向神表達敬畏、感恩、祈求和懊悔,又可以把內心深處的恐懼、困惑和期望向神傾訴。禱告是一個讓我們放下防備、敞開心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神無條件的愛與支持。

二、禱告帶來的平靜

2024年6月 牧人語

【事奉神由我做起】  郭秀芬傳道

事奉主耶穌真喜樂(青年聖歌綜合本III冊137首)

1)  事奉主耶穌真喜樂,在我人生旅程中,

喜樂讚美充滿我心,每時每刻樂融融。

2) 事奉主耶穌真喜樂,喜樂能勝過苦痛,

天上音樂滿我心靈,令我歡欣樂無窮。

3) 事奉主耶穌真喜樂,與主同行心高興,

這是主所賜真喜樂,祂曾走艱苦路程。

2024年5月 牧人語

【迫切為以浸祈禱會祈禱】   陳智明傳道

不知道以浸家每位家員看見這題目有何想法?考考大家,知不知道以浸家現時有多少個恆常舉行的祈禱會呢?大家又知不知每個祈禱會大約有幾多弟兄姊妹參與呢?大家會否認為教會興旺與否,與教會祈禱會是否興旺有關呢?還是其他元素才是教會興旺最重要原因?

以浸家現時恆常祈禱會有:每月一次週三祈禱會、每月一次沙田區祈禱會、每星期主日學前的早禱會及每星期主日崇拜後牧者為弟兄姊妹需要的祈禱會。不知道弟兄姊妹對上一次參與教會祈禱會是何時呢?

說實話,以浸在參加集體禱告會上確實是需要努力,求聖靈感動弟兄姊妹能夠看見集體禱告會的重要性,盼望以浸能夠復興祈禱會,看見更多弟兄姊妹參與祈禱會,求上帝應允。

2024年4月 牧人語

【常被冷落的大使命】   鄭國光傳道

「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浸。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 : 18-20)

初初返教會的弟兄姊妹,由於剛剛品嚐到主恩的滋味,常會很熱心地去分享福音。然而返教會一段時間之後,能夠維持這份熱心的人為數不多。這到底是甚麼原因呢?

一、    傳過福音但無功效

傳福音時常無功而返,確實容易使人氣餒。人一般會怕被拒絕,被人拒絕的滋味實在不好受,傳福音被拒絕得多難免會有所退卻。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