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 牧人語

莊稼成熟了  鄭國光傳道

在約翰福音4:35中,耶穌向門徒說:「你們豈不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麼?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為何祂要用特別反問的語氣?其實耶穌在這裡是用比喻,以地上的事物,向門徒解說屬天的道理。所以耶穌是話中有話地指出門徒的錯,但錯在哪裡呢?讀聖經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上文下理,看看緊接的上文是記載了什麼呢?原來,耶穌和門徒正在撒瑪利亞人的村莊外圍,因著祂對在井邊打水的撒瑪利亞婦人傳道,那婦人信了,向她村莊裡的人也作見證,因此許多的撒瑪利亞人也出來迎接祂;接下來許多撒瑪利亞人也信了耶穌。當時耶穌和門徒正看到一群撒瑪利亞人湧出村莊,耶穌及時說了很關鍵的一句話:「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顯然這「成熟的莊稼」是指猶太人一向視為不潔淨的這一批撒瑪利亞人,而「作成祂的工」是指向非猶太人傳福音。耶穌主要的目的是要門徒注意,福音在撒馬利亞人當中,收成的時候已近在眉睫。

一般而言,農場撒種和收割之間,有長達四個月的空檔期。「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這句話原文是一句俗諺,意思是說:「莊稼必須按時候才會成熟,收割的時候還未到以前,無論如何催促也是徒然」。但有時神的作工是充滿戲劇性和驟然性的。耶穌跟一位婦人講話,在短短數小時內,一大群撒馬利亞人為了得救恩,擁到祂那裡去。「收割的人得工價」通常收割的人完成撒種工作,數個月後才能得到工價。然而耶穌向那位撒馬利亞婦人撒下神的話語,短短數小時,祂就得到「工價」了。耶穌通過協助那位婦人建立信心,祂得到採集而來的福音果子;那位婦人通過信靠耶穌,而得到從神而來的永生。

在約翰福音4:37-38中,耶穌向門徒發出一個挑戰及一個邀請。「俗語說:『那人撒種,這人收割,』這話可見是真的。我差你們去收……」耶穌差遣祂的門徒去“收割”——帶領人信主,就像祂向撒馬利亞婦人所做的一樣。其實門徒的大部分收成,是集合前人的祝福而來的,那祝福源於前人努力作工的成果。正如施洗約翰就一直在撒種(約3:23)。此際,耶穌也在撒播那屬於神話語的種子,門徒很快就會有豐盛的收成。(在使徒行傳8:14-17中,記載發生在撒馬利亞的事,耶穌的話在那時就實現了。)

如果大家帶着喜樂的熱忱,進入神正開展的事工上,我們也會獲得像耶穌服侍神所得的滿足。但願我們都能成為收割莊稼的工人,讓以浸成為神所使用的明燈,讓福音的真光照亮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