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 牧人語 - 關係

主題:關係 執筆:吳偉良傳道 

     當我們談論人際關係的時候,我們的焦點通常會聚焦在利益上,人往往會認為只要關係好,所有事情就會順利成功,打好人脈關係就自自然然無往而不利,但究竟打好關係,建立了好的網絡就是所謂的「好」,好的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相互之間的互惠,還是建立在什麼其他決定性的基礎之上?

     究竟關係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這基礎是在和諧之上,沒有得失?但當面對真理時,言說誠實,說出真話,能仍然持守著言說真理而不破壞關係嗎?又或許不敢說出真話而去維持關係,這又叫什麼關係呢?「河蟹」也。

    「河蟹」即「和諧」的普通話諧音,是出自並經常出現在中國內地網絡上的語言,是網絡上十分流行的用語。內地網民就以「河蟹」一詞泛指:封鎖、掩蓋負面消息、控制新聞和言論自由以及屏蔽文明用語的行為,同時也有螃蟹「『橫行』(語帶雙關)霸道」的意思。

    「河蟹」表面上是「和諧」,一切在相互利益之上,沒有衝突,卻內裡包藏著攏絡權勢,正如一個群體中,若有一個言說真相的,他卻被冠名為破壞和諧關係的罪名,這人就是融不入群體,那麼建立好關係在於什麼呢?只有在群體關係的張力中仍然持守正直,言說真相,誠實和一致,這就是聖經的教導。

    「因為耶和華賜人智慧,知識和聰明都由他口而出。他給正直人存留真智慧,行為純正的人作盾牌, 為要保守公平人的路,護庇虔敬人的道。你也必明白仁義、公平、正直,一切的善道。 智慧必入你心,你的靈要以知識為美。」箴言二章6-10節
「公義的嘴,為王所喜悅;說正直話的,為王所喜愛。」箴言十六13節

     就如家庭中任何一個成員犯錯被指出後矯正,家庭中所有成員都願意彼此認錯寬恕分擔,教會和社會就更應如此,而不是不面對事實的實相,不敢彼此分享對話,只維繋表面上的關係。相互建立在於正直言說,包容和寬恕,不以利益為基礎,這就是好的關係,在面對破壞關係的張力中,持守著正直這建立的關係的元素才可長久,再也不是表面和諧。

     和諧共處是重要,但在正直言說、包容和寬恕基礎下建立的關係而產生的和諧共處才是真正的良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