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 牧人語

執筆:陳柏頷傳道  主題:主愛為基.立足社群  

      「主愛為基.立足社群」,是今年教會主題,也是以馬內利浸信會於28年前建堂的心志和領受,其意思是在長沙灣區建立教會,以主耶穌的愛見證福音和服侍社群。2020年已經過了一個月,不知大家有沒有實踐以浸家的使命?讓我們一同再思「主愛為基.立足社群」。

  耶穌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聖經.和合本,約13:34-35)

  因著天父的愛和恩典,當我們認罪悔改、接受耶穌基督救恩的時候,便能藉著聖靈得到神兒女的身份。當我們都信靠耶穌為主,我們便因著主耶穌的緣故而成為主內弟兄姊妹,使我們成為一家人。耶穌是一家之主,祂定的家規,我們都需要遵守。

2020年1月 牧人語

執筆:郭秀芬姑娘​  主題:與神同行

  相信大家都喜歡新年,因為新年給人一種新的感覺,從新開始的機會。

  然而,當踏入2020年時,你或許會發現有許多不知明的挑戰、困難?因此有疑惑,有憂慮!不但如此,你或許又會發現自己會老一點!不單是樣子老、思想老,心態也會老;老化、衰老!你的限制又會多一點,身體的限制、工作的限制、發展的限制!

  每當人對未來未能把握或人怕未來會病、會死、會失敗、會受苦,就會期望有一位有能力,又掌握未來的神出現。

  事實上,我們所信的神就有此能力,但祂卻不是要我們趨吉避凶,排除萬難。反而信耶穌要受逼迫、遭患難、背十架。那麼,我們為何還要信祂,還要跟從祂?再簡單點說,你向神祈求十樣東西,神只應允你一樣,或一樣都無,你還要相信祂嗎?依靠祂嗎?

2019年12月 牧人語

執筆:葉遠昌牧師​  主題:詩篇咒詛詩

        詩篇類型有很多;有讚美、認罪、君王詩、上行詩、平安等等,但咒詛詩是令人困惑的,例如58篇、109篇、137篇,內容很惡毒,詩人非但希望惡人得到報應,連無辜的妻兒子孫都要受報,甚至嬰孩也不得好死,詩人內心的憤怒和仇恨表露無遺。

  但耶穌不是教導我們要愛仇敵嗎?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這與詩篇咒罵人的說話,不是矛盾嗎?我們應如何理解咒詛詩呢?

  最重要一點,咒詛詩所表達的是一種義怒,不是在胡亂發脾氣,詩人相信神是公義的,敵人所作的是不義,自己所受的遭遇也是不公義,所以把心中極端的情緒帶到神的面前作出呼求,他表面是希望報仇,實質是追求公義,願神在自己遭遇的一切不公平事上,得到公義的裁決,神以刑罰報應惡人。

2019年11月 牧人語

執筆:陳柏頷傳道​  主題:懲罰?祝福!

  你覺得學習外語困難嗎?我小時候很怕英語,學習時心裡常常埋怨:大家都是人類,為何會說不同的言語?真不方便!直到有一次上主日學,我終於發現這問題的源頭了。根據創11:1,「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然而,到了創11:9,「耶和華在那裏變亂天下人的言語。」為何神要如此懲罰人類,使我小時候要承受學習外語的痛苦?今天就讓我們一同以創11:1-9思考神的心意。

2019年10月 牧人語

執筆:郭秀芬姑娘​  主題:與神同心同行

  「同心同行」這句話是來自聖經先知阿摩司對以色列人說:「二人若不同心,豈能同行呢?」(阿摩司書3:3)這句話常被視為夫妻生活所追求的一個目標——夫妻二人應是一致的。但按上下文來看,「同心同行」其實不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同心,而是人願意與神同心,行神所吩咐,行神所喜悅的事。

  我們從阿摩司書1:3-2:4看見,神要阿摩司先知一而再地向列國——大馬色(阿摩司書1:3)、迦薩(阿摩司書1:6)、推羅(阿摩司書1:9)、以東(阿摩司書1:11)、亞捫(阿摩司書1:13)、摩押(阿摩司書2:1)、猶大(阿摩司書2:4)、以色列(阿摩司書2:6)發出警告:「耶和華如此說:XXX國家三番四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她的刑罰;因為她做了……得罪神的事。」

2019年9月 牧人語

執筆:蕭少霞姑娘

  這一季的主日學我是教導「登山寶訓」,而重點在於與弟兄姊妹一起(重新)了解八福當中的基督徒素質和所領受的福氣。在去年9月份的退修時,修道院的花園其中一道牆掛著天主教思高譯本的「八福」。每日我會找點時間去細味每一「福」,退修完結後,我向上帝說:「如果有機會,我很想與弟兄姊妹分享『八福』。」

2019年8月 牧人語

執筆:陳柏頷傳道​  主題:人被造的召命和責任

  電腦壞了,你會怎辦?一般做法是先重新開機,看看能否自動修復。若然還是壞掉,就會先取內裡重要的文件資料,然後重設電腦,俗稱「洗機」。還是修不好的話,這台電腦理應被棄掉換新。那麼,我們現正身處的世界又如何呢?

  在創世記的起頭,記載了神讓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的世界變為井井有條。然而,到了創世記第6章,描寫了受著亞當的罪性影響,其後代的思想和行為盡都是惡。只是短短幾章聖經,人迅速將世界弄壞了。如果你是神,你會怎樣辦?重新啟動?「洗機」?或是直接放棄這個世界?

2019年7月 牧人語

執筆:葉遠昌牧師​  主題:「他不懂分左右」的呼聲

 「他不懂分左右」我聽的時候是一句好笑的說話,是出自一個爭著玩遊戲的小男孩的小嘴巴,但後來令我深刻反醒的卻是一道呼聲「何況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萬人,並有許多牲畜,我豈不愛惜呢?」(拿4:11)是出自神回答約拿「愛」的剖白。

  「他不懂分左右」好笑,是在一班天真可愛的小朋友之中得到的感覺,他們6、7歲吧!屬於國內一間收留被遺棄兒童及照顧有特殊需要者的慈善院舍,當時我們一小隊義工隊到訪及帶他們Team Building遊戲,其中一個遊戲是由一位領袖(他可以打開眼睛)在前頭,要帶著一條人龍,小朋友(他們都蒙著眼睛)一個跟一個的,行完一條彎彎曲曲的路。遊戲開始時,小朋友要先互相提議選出一個大家認為最合適做領袖,帶領大家前行。

2019年6月 牧人語

執筆:葉遠昌牧師​  主題:啟示錄釋經方法​

  每當在電視看見天災加劇、戰爭饑荒不斷、世局混亂、社會動盪、民生苦不堪言,總想拿起聖經,看啟示錄,看看神在末世迫近的日子,所給人的啟示或指示,但又總發覺要明白啟示錄、能準確掌握當中字句意思,真不容易,因為他最少有4個釋經向導︰

1.       非歷史派︰認為書卷內容是象徵性,不是歷史性,內容不是指著任何歷史中會出現的人物和會發生的事件,書卷只是用象徵方式表達正邪兩個勢力的爭戰,正如其他書卷或整本聖經,都在表達神與魔鬼在歷世中不斷爭戰。讀的時候,採用靈意,雖然會被提醒爭戰今天依然持續,信徒要儆醒,並得到鼓勵主耶穌基督最後必定勝利,但屬靈爭戰是老生常談的概況,令不少讀者感覺很不是味兒,令啟示錄不成啟示錄,失去啟示震攝的力量!

2019年5月 牧人語

執筆:陳柏頷傳道​  主題:人的悖逆

從古到今,人類都希望得到永生。歷史書可見,古代不少皇帝追求長生不老之術。他們愛研究金屬,希望用金屬提煉金丹,讓服用者能「成仙」,擺脫死亡的限制。到了現代,從電視可知,人不斷運用科技去研究讓人不死的技術。為甚麼多年以來,人類都在追求永生?那是因為人不能控制生死。每個人都希望能夠掌握自己的生命,所以很多人都在追求金錢、地位、權力,而這些都能給生命帶來保障。然而,當人有無盡的金錢、地位、權力,或者成為全世界最有本事的人的時候,人會發現自己的限制。那就是不論人多有本事,都難逃一死。生命中有很多事,人都可以控制,但唯獨生死不能。人的短暫生命,與神的永恆存在,形成了一條分界線,為人神之間劃分了明顯的差別。人,很想跨越這條線,想自己成為神,能控制所有事。這是一個試探,一個僭越神的試探。昔日在伊甸園,亞當夏娃也曾經歷過這個試探。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