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 牧人語
執筆:蕭少霞姑娘
這一季的主日學我是教導「登山寶訓」,而重點在於與弟兄姊妹一起(重新)了解八福當中的基督徒素質和所領受的福氣。在去年9月份的退修時,修道院的花園其中一道牆掛著天主教思高譯本的「八福」。每日我會找點時間去細味每一「福」,退修完結後,我向上帝說:「如果有機會,我很想與弟兄姊妹分享『八福』。」
一直至今年第三季的主日學,我終於有機會了,而適逢在這不安、難過和困惑的日子去講「八福」,令我深感上帝的智慧和美意。如我8月份講道中所言,主耶穌不是演說家或思想家,把高深難明、「堅離地」的思想、概念,高言偉論一番後,只為了贏取聽眾的掌聲和景仰,祂的講論全是要求我們去學、去做,並且是我們「學得到、做得嚟」。
在現時香港的氛圍下,我更覺基督徒的責任──「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太5:9上)是十分重要。基督徒在世,其中一個使命就是積極和主動地尋求和平,不論是「上帝與人」,抑或「人與人」。若有試過做「和事老」就知道通常是「吃力不討好」,最後更是自討沒趣。但主耶穌不是教導我們無原則地調停,又或純粹為了息事寧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耶穌是讓我們見到關係的重要,一旦破壞了要修復是極不容易。所以,「使人和睦」就是我們先不作挑起爭端、搬弄是非的人,自己先不作破壞關係者。
假若關係上已有損傷,我們就要主動饒恕傷害我們的人;又或是主動尋求我們傷害了的人的原諒。主耶穌捨身在十字架上,修補了「上帝與人」(我們主動傷害)及「人與人」(我們主動地傷害或被傷害)之間的裂痕;祂親身示範,惟有愛和犧牲才能使人和睦、使人和好。
促進和平的馬丁路德金……嚴肅地看待耶穌不使用武力以及強調愛的轉化力量,這也成了他促進和平的方式。(他向鼓吹白人主義的人)說:「把我們丟在牢獄吧!但我們仍然愛你們。把炸彈丟到我們的屋裡,恐嚇我們的孩子吧!但我們仍然愛你們。」對他而言,促進和平……是透過愛去贏得對手。……愛是一種能持久建立和平的力量……愛敵人是達到真正和平的關鍵。「連敵人也要愛」是解決世界各種問題的關鍵。《幸福人生的八條道路,古倫神父,頁135。》
耶穌不是活在象牙塔的理想主義者,而是一位曾切實活在世上的人子。祂明白我們的軟弱和害怕,祂更明白惟有我們能以祂的愛去愛人,世界才會有真正而持久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