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 牧人語

【再思『家庭探訪』】     陳智明傳道

  最近在網上看了一篇關於家庭探訪的文章,內容如下:

  「現代的牧師似乎不太注重家庭探訪,很多信徒都有共同的感覺,他們的牧師、傳道已經沒有做家庭探訪,甚至有信徒說:『來教會參與主日崇拜已三年,但牧師一次都沒來過我們家。』

  『什麼時代了,還在做家庭探訪?』

  同樣的問題,很多的牧者會說:『這是什麼時代了,還在做家庭探訪?』牧者的想法可能是:

1.  信徒要自動自覺要發熱心來親近神,怎麼永遠長不大,只想做嬰孩喝奶,而不願吃乾糧;自己不長大成熟,還等著牧師去探訪。

2. 家庭探訪是舊時代、老一輩牧者在做的服事,過去農業社會,牧師跟信徒都較空閒,所以較有空去探訪。

3. 現在是緊張忙碌的時代,怎麼有空去探訪?牧師主要是策劃大方向、預備講道、關心國事、事工推動、準備會議、帶領聚會……等等,這些才是正路,怎麼可能有時間跟精力再去探訪?

4. 如果有事情,信徒應該要主動來找牧師,怎麼會是牧師去你家裡找你?牧師是公眾人物,許多人需要牧師,甚至你有心事要來找牧師時,是要先電話向幹事預約,才可以見得到牧師。

5. 現代人怕別人到家裡打擾,白天上班已經太累了,不喜歡別人晚上還到家裡來,所以牧師不必做家庭探訪了。

  以上所列的這5點,應該是今日教會牧者的普遍看法,這些理由當然沒錯,卻仍有一些盲點,希望我們能稍稍以虛心謙卑來互相學習。」

  我看完這段分享,我會與自己內心對話,認真看看自己會否有以上所分享的想法。慶幸的是,我完全沒有以上的看法。上帝賜給我喜歡與人相處的性情,又給我作牧者的職份,這職份是可以關心別人,將上帝的愛與人分享。其中家庭探訪是可以將上帝的愛與人分享的一個好重要的媒介,也是應該恆常做的服事。在我個人而言,每次有機會探訪,不論是個人或與弟兄姊妹作家庭探訪,每次都很喜樂。能夠進入弟兄姊妹家中確實不容易,因為他們作接待會有很多考量,有很多預備,不想招呼不周,同工是明白的。因此,能夠成功探訪弟兄姊妹的家庭,確實是好得無比的服侍。

  在探訪過程中,聆聽到弟兄姊妹的近況、心路歷程、生活各樣點滴與挑戰,開心與不開心的事,大家坦誠交流,互相分享,嘗試明白彼此,同工帶領禱告,讓上帝介入,過程很美好。所以作為傳道人,家庭探訪很重要,讓被探訪的家庭能夠感受被牧者關心和牧養,同時也讓參與的弟兄姊妹在探訪中可以學習關懷與慰問,這是一個值得推動的服侍。所以鼓勵弟兄姊妹嘗試安排參與家庭探訪服侍。

  另方面,也鼓勵弟兄姊妹嘗試開放家庭,讓傳道人也可以在教會以外進入弟兄姊妹的家庭作關心和牧養,為你們的家庭祝福。傳道人明白弟兄姊妹要開放自己的家庭被傳道人探訪一點也不容易,我們知道你們有很多考量。但是也期盼著在未來日子,有更多弟兄妹願意開放家庭,讓傳道人作家庭探訪,能夠加深彼此認識,逐漸能建立深厚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