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 牧人語
郭秀芬傳道
教會每年11月底或12月初便開始了預備耶穌誕生的等待期,即「將臨期」,英文名稱為The Season of Advent,源自拉丁文adventus,意思是「即將來臨」。依照教會禮儀傳統,它有兩層意義,第一,準備慶祝基督第一次降臨;第二,是期待迎接基督第二次的光榮降臨。
「將臨期」始於聖誕節前的四個主日,為期22-28天。第一個主日也是教會年曆的開始,今年的「將臨期」由12月3日開始,為期22天。
「將臨期」一般採用的禮儀顏色是紫色,象徵悔罪、儆醒和準備。紫色也代表君王的顏色,象徵君王的來臨。一些教會用「將臨期花環」(Advent wreath)或稱為「將臨期蠟燭」(Advent candle)作為象徵,幫助信徒在聖誕前省思和準備。「將臨期花環」源自德國基督教會,雖只有數百年,但已傳到世界各地。
相傳,「將臨期花環」的概念最早起源於16世紀的德國路德會,而現代「將臨期花環」的啟蒙則源自於19世紀的德國牧師Johann Hinrich Wichern (1808-1881 )。
當時,由於教會中的孩子們每日都會詢問聖誕節何時到來,Wichern牧師便在木車輪上插上4支白色大蠟燭和24支紅色小蠟燭,每靠近聖誕節一天就點燃小蠟燭,每逢主日則點燃大蠟燭,待點燃最後1支蠟燭時,即代表聖誕節的來臨。這樣,孩子們就可以通過數蠟燭計算聖誕節的日期。
隨後這個習俗傳播各地,並逐漸簡化為只有4支蠟燭的小花圈,也被天主教傳統採納,今天「將臨期花環」為羅馬天主教、聖公宗和信義宗所遵守。
「將臨期花環」是用常青樹枝(象徵永恆生命)編織而成圓圈或花冠,圈上按置4支或5支蠟燭(第5支為聖誕燭),表徵基督的來臨。蠟燭的顏色可用3支紫色、1支粉紅色、1支白色/4支紫色、1支白色)前四支蠟燭分別是代表「盼望(紫色)、平安(紫色)、喜樂(粉紅色)、愛(紫色)」,而白色蠟燭則代表基督是世界的光。
第一主日點燃一支,第二主日點燃兩支,如此類推,表示距離基督降生的日子又近了,也象徵在黑暗的世界裡有真光的盼望。平安夜或聖誕日時,可把那支中間的白色蠟燭都點燃。
無論如何,「將臨期」都是提醒信徒要用心記念基督的降生,並以警醒和盼望的心等候主再次降臨;幫助我們調校生活的焦點。
身為基督徒,我們該如何預備迎接救主的降生呢?讀經靈修、詩歌默想、禱告會、具節期特色的崇拜等都可以幫助我們警醒,更重要的是要在主裡察看自己的心,是否已預備好迎接基督的到來。
過去當踏進聖誕節的前後,基督徒也會因著不同事情忙左忙右,而忽略了花更多時間思想主耶穌基督的降生和再臨。讓我們一起在這「將臨期」轉眼仰望耶穌基督,求主讓我們的屬靈生命得以成長,更多愛心的實踐,更多讀經祈禱,更多思想讓人認識耶穌的事情,好好預備迎接基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