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 牧人語
「大齋期」初探 郭秀芬姑娘
基督教會禮儀年曆的「大齋期」(或稱預苦期/四旬期)英文稱為Lent,這字是古時Lencten一字縮寫,意思是指「一段延長的日子」或指「春天」。「大齋期」的計算方法,是由首日「聖灰日的星期三」(Ash Wednesday)起,至復活日前的星期六,共40天,其中主日則不計算在內。值得留意的是,復活日前一週稱為「聖週」。
雖然初期教會怎樣訂定「大齋期」的歷史,我們現在實不易查究;但40天的設定源於耶穌受浸後,走進曠野禁食40晝夜後,受到魔鬼試探,並勝過誘惑卻是肯定的。
「大齋期」的意義是讓信徒在復活節前,向主認罪,求主赦免,立志在主面前悔改,棄絕罪惡,並安靜心神,反思自己的屬靈生命,在主內「更新」。
傳統上,信徒會在「大齋期」的第一日——「聖灰日」塗灰於額上,表明他們深切懺悔的記號,因為「灰」有潔淨和重生的意思。這些「灰」是取自去年棕枝主日留下來的棕枝,燒燼而成的灰,灰黑十字記號持續到日落才洗掉。
在「大齋期」間,信徒會守齋以禁食、克己、服侍、禱告、靈修等操練,默想耶穌基督的受苦、反省自己的過失。這原本也是初期教會初信者加入教會的預備期,後來成為所有信徒悔改以預備迎接耶穌復活的靈修操練。
「大齋期」的操練之所以很重要,因為這讓我們有機會稍稍體會受苦,體會饑餓、體會受約束、體會捨己,是會不舒服的,是會不高興的,但比起基督的犧牲,這又算得上什麼?
過去在耶穌時代想做基督徒,代表要有與基督一同赴死的決心。今天,我們要作信徒已沒這麼多苦難,甚至可能生活得太安逸,而忘記基督信仰本身就與苦難息息相關。我們很多人甚至只記得復活節,卻忘記了「耶穌受難日」,沒有死亡與受難,何來復活?
當然若想嘗試禁食,也不宜太極端。大家需要量力而為,留意自己身體狀況。
在基督教傳統中推行守大齋及小齋,守小齋,即不吃熱血肉類(如豬、牛、羊、雞、鴨),也不吃魚(但可吃貝類)、蛋奶製品以及酒精飲料等;(但不同地區也有分別,有些可吃魚);守大齋則是當日只許飽食一餐,但早晚可略進小食,其餘時間只可飲流質飲品。
而「聖灰日」及「基督受難日」應守大小齋,而整個大齋期則應守小齋(因病、年幼年老、孕婦等便可免)。不過隨著年日過去,守齋已變得愈來愈寬鬆,有些教會鼓勵信徒以行善代替守齋,有些教會則沒有守齋的傳統。
作為信徒的你,又是否願意在每年的「大齋期」去挑戰自己,學習節制、捨己的功課?
總的來說,「大齋期」不是強調苦楚,而藉著不同及適合自己的屬靈操練,定睛在主的身上,以紀念基督為世人的犧牲,並感受基督的恩典和愛。